close

7/23/2002 蘇州,獅子林、拙政園、留園→老媽米線午餐→虎丘→按摩→觀前街→洋洋餃子館晚餐→夜遊網師園


又是個早起日,為了避開烈陽及人潮,我們擬定出三段式的出遊方式:早上7點出門玩到11點,中午吃完飯回旅館休息,下午四點以後再出門玩到晚上。簡單的說就是和蝙蝠一樣,晝伏夜出。我是還好,熱了頂多懶得動,但老公很不禁熱,我笑他是奶油老白臉,一熱就會融化掉。


6:30去吃早餐,以RMB70元而言,這西式buffet的餐點及味道都極普通,還好我們沒加買餐券。真懷念曼谷Grand Pacific Hotel的早餐,樣式多到讓人眼花撩亂,每天早上吃完飯後都覺得自己好幸福喔。


今天的行程是蘇州園林一日遊,小秘書訂了一部冷氣小巴,外加司機及導遊,門票自付,一日RMB350元。7:30分抵達獅子林,買了張蘇州園林名勝聯票RMB85,憑票三日內可遊虎丘(25)、拙政園(40)、留園(20)、獅子林(15)及網師園(10)五個景點。在中國旅遊吃住交通都便宜,可門票就貴了,而且名堂還很多,常常會藉各種名目漲價或加價,連大陸本地人都對此點抱怨連連。


早起的鳥兒果然有好處,一開門就進園,人不多,可以細細的觀賞園林景緻。導遊小彭是個年輕的姑娘,說話細聲細氣的,她領有正式的導遊證,介紹的很仔細。


獅子林建於元朝,與滄浪亭、留園及拙政園並稱蘇州四大名園,民初時是當地望族貝家的產業,建築大師貝聿銘小時就住在這兒。到獅子林主要是看太湖奇石,及由太湖石堆砌而成的假山迷徑。太湖石講究要瘦漏透皺,是古代豪門庭園必備的標準配件,除了可觀賞外,尚有移景及遮擋的用途。小彭帶著我們在迷逕中穿梭其中,好像還挺好走的,不過她說別看這地方不大,卻有九條路線及21個洞口,在裡頭繞圈子出不來是常有的事。


小丘上的涼亭裡聚集了不少銀髮族,有人運動有人侃大山,熱鬧的很。小彭說這些老人家入園免費,蘇州各園林一大早都是他們的天下。


拙政園在獅子林附近,不論是名氣或是園林面積,在江南地區均排第一,是蘇州最具代表性的園林。話說明朝一位有理想有抱負有志氣的王大官,因對當時的政壇有強烈的無力感,因此毅然辭官回鄉,蓋了這個豪宅以寄情解憂。園名拙政亦嘆亦諷,我覺得還帶了點不得志的微酸味。


此時太陽熱力已全面放送,園門口一團團的遊客,各導遊都在召集點名:「哈爾濱來的兩位、武漢的三位、重慶的四位、…..都到了嗎?」這才真叫做來自四面八方,聽得我好入神。我看起來沒差別,可小彭就分得出誰是北方人誰又是南方來的,型貌打扮氣質就是不同,她說的。


拙政園水道縱橫,園裡荷花芳華正茂,水塘裡皆是粉紅黛綠。先別說庭園如何,光聽聽那些卅六鴛鴦館、十八曼陀羅花館、浮翠閣、倒影樓、雪香雲蔚亭、荷風四面亭、聽雨軒、海棠春塢、倚玉軒、遠香堂、小飛虹、芙蓉榭….。以前只在紅樓夢這類古典文學書裡,見過這些個浪漫風雅的名字,現在真實的出現在眼前,每個名字都有其典故,思緒很自然的就跟著進入那個時空。


跟著小彭一路穿堂入廳,雖然很努力的聽她講解,可是典故實在太多了,記了這個忘那個。有個與誰同坐軒,取蘇東波的詞:與誰同坐,明月、清風、我,意境是多麼的清涼,炎夏在此軒中搖著蒲扇納涼想必是清風徐來,清靜自然涼。可現在廳內都是人,個個油光滿面汗流浹背,熱氣挾著汗臭撲面而來,避之唯恐不及,誰會想跟別人同坐!


這拙政園真不是普通的大,用來當公園都綽綽有餘,只住一家人也未免太奢侈了吧。我還有個小疑問,王大人既然自命清流,除非他跟連戰一樣祖上有德,否則那來那麼多的銀兩蓋這豪宅啊?


園門口有攤賣水蜜桃的,一斤一塊八,小彭堅持要付帳請客。實在太熱了,大家爭相逃回車上吹冷氣,到了留園也不像前面那麼有興致了,再說我們不是學建築的專家,園林看多了好像都差不多。對留園印象最深是在一條700多米的曲廊上,刻滿了歷代名書法家的拓碑,如果我沒記錯的話,南潯的小蓮莊好像也有同樣的書法牆。


鴛鴦廳前的留園三峰是留園的鎮園之寶,尤其是當中最高的冠雲峰,玲瓏陡峭,據說完全符合「瘦漏透皺」的美石標準。其實留園在抗戰時曾淪為養馬場,房舍庭院均被破壞殆盡,有價值的傢俬擺設也被洗劫一空,後來中共政府花了好多工夫及經費才把他恢復舊觀。


幾座大宅院逛下來只有一個心得:不論是太多的財富造就了敗家子,還是敗家子把祖傳的家產給揮霍光,反正所有的大富人家都應了句老話,那就是「富不過三代」。不管祖上留下多少家財,到頭來總是有個不肖子孫又都拱手讓出,大家再冷眼等著瞧別人家什麼時候會出敗家子。


中午小彭建議到石路的老媽米線去,這是個川味館,除了米線外,還有賣火鍋及小炒菜。大伙只想找個有冷氣的餐廳涼一涼,剛巧我有看過蘇州的網友介紹這家連鎖店,說他的火鍋好吃的不得了,不過天太熱不適合吃火鍋,米線還可接受。


<老媽米線>


地址:蘇州市神仙街口36號,網址:http://www.laoma.com.cn


11點半店內已坐了九成滿,果然是生意火旺。除了我點香辣牛肉米線(6)外,其他人都是加料米線(10)。櫃檯裡有些現成的小菜,叫了兩塊紅燒豬腳(每塊4)、腸旺(5)及雪菜炒蠶豆(4)


所謂加料就是豪華版的大碗過橋米線,每份有一碗熱湯一盤菜肉料一盤米線及一碟醃菜,碗碗盞盞擺得滿桌子。正規的吃法應該先下菜肉入湯燙熟後,再放入米線。大家沒搞清楚,一骨腦把所有的東東都倒入湯內,然後也不知到底熟透了沒,拌兩下意思到了就開動了。吃起來味道還好,湯頭則油鹹了些。可能是太大碗了,除了老公外,其他幾人都沒吃完。


我的香辣牛肉不怎麼辣,還算可口,份量倒是剛好。豬腳不入味也不夠爛,腸旺鹹而不香,雪菜蠶豆普普,最後全都剩下來。這次老公終於成功的搶到帳單,我跟小秘書說:「這種便宜的你搶不過我們的,就讓我們付一次吧。」


雖然店裡有開冷氣,可是喝了熱湯後又是一身汗,去前面路口的肯德雞買霜淇淋(2)消消暑。我本想跟老公分食一個桃子的,可是等我買冰回來他已幹掉了一整個,我又找不到其他人分,只好留到晚上再慢慢享受。


該吃的東西都吃完了,沒理由賴著不走,還有好幾個點要去,小彭催著我們好上路了。烈日當空,照我們原訂的三段式玩法,這時候該回旅館歇息的。但蘇州的園林大多五點就關門,有的甚至只開到四點半,為了把握時間,再熱也還是要向前行。


吳中第一山之稱的虎丘,是個充滿了歷史傳奇及歲月軌跡的地方,最早可溯及25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,為當時吳國的行宮。傳說吳王闔閭死後葬於此,其子夫差並以「魚腸」、「專諸」等三千把名劍陪葬,三日後忽有白虎盤踞其上,故名為虎丘。沿著山路往上走,斷梁殿、試劍石、真娘墓、千人石、劍池及虎丘塔等十八景,在小彭的講解下,大家像把以前上過的歷史課做了個總複習。


千人石被正午的太陽,晒的像是個已預熱好的特大號烤盤,踩上去腳底很有可能會立刻燙起水泡,遊客們都只敢躲在樹蔭下遠觀。早上看電視的天氣預報,說今天最高溫是32度,應該是還能忍受的溫度啊,怎麼會熱成這樣?我聽老媽說大陸只要熱到40度機關學校就要放假,所以氣象報告永遠只會說明天最高39.x幾度,反正就是不到40度。


二仙亭旁的石壁上,虎丘劍池那四個紅色的大字相傳為顏真卿所書,但因年代久遠「虎丘」二字殘落,明朝時由石刻名家章仲玉臨摹補雕,故有假虎丘、真劍池之說,也暗諭吳王闔閭陵寢陪葬寶劍之秘密。八角型的虎丘塔樓高七層,自明代起就慢慢的向北傾斜,目前經大力整治後歪斜已止住。


蘇州不愧是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,以前只是從課本上讀到中國是個文化古國,原先也只是抱著觀光的心情來攬勝。如今實際走過有好幾百年歷史的園林及石板路,隨處都可看到古代文人雅士的作品及墨寶,縱使近百年來中國由盛至衰,但這些歲月所累積下來的光華卻時時提醒著子孫:中國曾經這麼強盛、這麼風光過!


寒山寺去年去過了,網師園排在今晚遊,再來就只剩盤門。小彭看我們個個像缺水植物奄奄一息的樣子,警告說:「盤門連棵樹都沒,石砌的城樓現在應如岩燒stone般,炙熱到可以烤肉了。」講完問大家還想去嗎?我那熱到快融化掉的奶油老公首先搖頭,其他人也跟著豎起白旗,在全無異議的情況下結束了這一日遊,並加給了50元小費謝謝小彭及開車師傅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ml0677 的頭像
    ml0677

    ml0677的部落格

    ml067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