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/27/2002 杭州,靈隱寺、飛來峰、岳王廟→”陽光小吃王”午餐→搭火車回上海→”和記小菜”晚餐→金茂凱悅大廈
到車站還太早,候車室裡全是人,很多人都像露營似的帶了全套吃睡的傢伙。在大陸坐火車不像台灣,那真是所謂的千里迢迢,從杭州到北京坐快速就要23小時,更長途的要坐好幾天,吃喝拉撒都在車上,東西不帶齊怎行。我們買的新空快速票有特別的候車室,RMB5元,裡面是軟皮沙發椅,還有服務員奉茶。
14:44的車,16:48就到上海,三口組要繼續往蘇州,就此話別,相約台灣再見。這次坐火車有個慘痛的經驗:千萬別帶大行李箱上車。大陸火車走道很窄,也不像日本在車廂前面有放置大行李的空間,我們那個25吋的拉桿箱別無選擇,只能兩人合力拼命的扛到置物架上。下車時更恐怖,要把這麼重的行李拉下來,還要提防別砸到人,老公說用力到腰都快閃到了。
在車上覺得喉嚨癢癢的不對勁,太陽穴也隱隱發疼,接著開始打噴嚏,我心知不妙,果然是禍不單行,在要回家的前一天,我居然又感冒了。
從上海火車站打D到浦東Johnny家,RMB28。師傅原本想誆我們走遠路,還好事前有跟Johnny問清楚,叫他走延安高架過隧道到張揚路,不必繞那麼遠。
一星期不見,Jessica拉著我問東問西,知道我感冒了,她搬出一堆藥來讓我選。她說大陸看病很貴,藥性也不知合不合,所以每年回台灣時就勤跑醫院藥局,把全家一年份的各種藥都買齊。為了儲藏這些藥,她還特地買了個小冰箱做專用櫃。我很慶幸Jessica沒帶兩個小朋友與我們同行,否則後果真是不堪設想。
為了投桃報李,也為了減輕行李,我把帶來沒用到的內服及外用藥品都留給她,包括蘇州人民醫院開的、還剩大半瓶的滅菌丸。一個月後接到Jessica寄來的信及照片,信上提到我們走後沒多久,她跟Johnny也食物中毒吃壞肚子,還好不是很嚴重,我留給他們的那瓶藥已被吃光云云。信是寫的雲淡風清,不慍不火,可是我想Jessica心裡一定覺得我是個大掃把,沒事幹嘛送她們這種藥,害她夫妻倆也被迫成為拉拉隊。
我想到小秘書藥剩得更多,還有好幾瓶未開封使用的點滴,問她怎麼解決的,她說全都送給按摩的夏師傅了。那些劑量比我給Jessica的要多上好幾倍呢,我的老天爺啊,求您保佑夏師傅平安無事吧!
<和記小菜>
地址:上海市浦電路313號,電話:5888-0188
這是一家上海本地人愛去的餐廳,專賣滬杭江浙風味的菜餚,在上海有四家分店。店名雖叫”小菜”,賣的倒不限家常菜。餐廳有三層樓,每層樓可容納好幾十桌,座無虛席,鬧烘烘的像在吃喜酒。Johnny說今天是週末,沒訂位的話還要排隊等桌子呢。
Johnny是這裡的常客,就由他來點菜,烤鴨二吃、手撕皮皮鴿、豆腐皮什錦湯、蠔油牛肉、清蒸臭豆腐、炒三絲夾餅、雪碧…..,總計RMB209。我們幾人那吃得下那麼多,加上我和老公肚子才剛復元,不宜暴食,急忙阻止他再繼續唸下去。點完照例加上一句:「少放點油跟鹽。」我看客人那麼多,廚房能順利出菜就不錯了,那顧得了你額外的交待。
和記的菜很像到好手藝的朋友家吃飯,有家庭的味道,很合我的口味,不像蘇州菜太甜又太油。三絲夾餅尤其美味,剛蒸好的麵餅熱騰騰的,光這道就可吃飽了。本來Johnny要點一道香辣蟹的,可惜現在不是季節,沒有口福。這裡的缺點是生意太好,菜上的特慢,等到後來小朋友都坐不住了,吵著要回家。這些菜當然又是太多,吃得好撐,Johnny竟說別吃太飽,還有宵夜呢,要帶我們去嚐嚐”多利川菜”的水煮魚及水煮牛肉。
我聽了快暈倒,這一肚子的菜飯還不知要如何消化,那有辦法再吃宵夜,請他饒了我們吧!Johnny說沒辦法,誰叫我們留在上海的時間那麼短,要吃的東西又那麼多,當然要抓緊時間囉。
<金茂大廈>
地址:上海市浦東陸家嘴路504弄2號,位于陸家嘴金融貿易區,延安東路隧道口
飯後Johnny提議上金茂凱悅的88層觀光廳看夜景,看他熟門熟路的模樣,就知道已當過無數次的導遊了。為了把金茂大廈全攝入鏡頭,Johnny平躺在地上幫我們照相,引起路過的老外陣陣驚笑。照片洗出來,大樓是都照到了,可是這樣的仰角也把我的雙下巴全都錄。
金茂大廈是中國第一高樓,也是世界第三高樓,3~52層是高檔的辦公樓,53~87層是凱悅大酒店。上到88層的門票RMB50,是一張印有金茂大樓的硬磁卡,背面有大樓的簡介,並說這是為迎接2002年的限量發行卡。印刷的很精美,頗具收藏價值。
外灘的夜景也看過了好幾回,這是第一次登高鳥瞰,360度的透明廣角,輝煌壯觀的大上海盡收眼底。
Johnny說這還不算什麼,去年為慶祝APEC會議在上海召開,晚上外灘兩岸及浦東建築物上所有的燈光全部打開,那才真叫做燈火通明哪!會議結束的那晚在黃埔江上施放煙火,東方明珠塔也從三個圓球內同步放出旋轉花火,整個上海灘從地面絢麗到夜空,被燈光及煙花映照的璀璨奪目。Johnny家的後陽台剛好位居最佳的觀賞位置,他還全程錄影,讓我們也有幸觀賞到這難得一見的畫面。
明天就要回家了,四人把握時間聊到好晚。Jessica說搬到上海後來家裡住過的客人可多了,有同事、朋友、親戚及這些人的朋友等等。我隨口問說那我們算那一種客人呢?她回說小孩都喊乾爸媽了,當然是家人。好個家人啊!想當年大家都在園區時,我們都是同一聯誼會的成員,一齊開會一齊上課,大夥儘管在不同公司各事其主,同業間更是競爭激烈,但都無損相互間的私人情誼,交情就是這樣點點滴滴累積下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