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pic.pimg.tw/ml0677/1386424366-214474622.jpg)
Day12(10/8):米克諾斯 → Paros → 經過Naxos及Ios → 聖托里尼
不值得期待的早餐,想想其實也不錯,醬子早上就有更多的時間可以再去漫遊小鎮。只要在集合前10分鐘回到旅館,花5分鐘(最多)吃早餐,5分鐘拿行李去集合就成了。
不是只有藍與白,這種看起來很有宗教意義的血紅色,除了出現在教堂的圓頂上,住家也有這樣配色的。
不像其他歐洲國家建築物刻意的維持古貌,據說每年的四月,愛琴海各島就開始粉刷房屋,讓整個旅遊季節全島都光鮮亮麗。我又想到一個賺錢的好點子:到希臘賣油漆,應該會有很大的市場。
要離開米克諾斯了,9:25抵達碼頭,從長堤回望,正是昨天傍晚在Ano Myli風車俯瞰港口的小山丘。
從米克諾斯到聖托里尼的航程約5.5小時,途經Paros、Naxos及Ios 3個小島,其中只有Paros有下去參觀,另外兩個島只是經過。到Paros這段搭的是中型快艇,紅白藍三色的「Seajet 2」號,看到這麼小的一艘,有團友已經開始擔心要暈船了。
<Paros島>
我跟老公兩人出門旅遊各有罩門,我懼高,老公怕暈,還好今天風和日麗,海面幾乎沒有風浪,老公下到碼頭還有力氣幫船員去推船。從Paros到聖托里尼要換大渡輪,因此行李必須拖下船,小黃會幫我們集中保管。他簡單的介紹了一下小島,然後約好50分鐘後集合,就放大家去自由活動了。
Paros是基克拉澤群島的第三大島,跟這一帶的其他島一樣,盛產大理石。這也說明了在雅典博物館裡,基克拉澤文化遺留下來的雕刻品,幾乎都是用大理石雕出來的。
島上最有名的景點是百門聖母教堂(Church of Panagia Katapoliani),就在海濱大道左手邊的底端。石磚砌成的教堂,深淺樸拙的土黃原色,凹凸粗糙的牆面,磚紅色的屋瓦,看起來更像是在修道院。天空之城的修道院,在陽光之下應該就是這般的明亮景色吧!
跟米克諾斯一樣,Paros也有迷宮一樣的小巷弄。這家小店賣的東西色彩都很斑斕,是Julia眼中標準的阿花風格,可我就是好愛,尤其是櫥窗裡那盞星星燈罩,超想搬回來吊在我新家的餐桌上。
說到新家,我還很想買的一樣阿花東西,那就是前面提到過的,義大利品牌Bassetti出的「 ARTE名畫系列」寢具。其中莫內的「亭園」及梵谷的「鳶尾花」這兩組,簡直就是針對我推出的嘛,每看一次就流一次口水。凡蒂妮,請問你什麼時候才要特賣啊?
為了方便大家遊玩,午餐小黃退€10給我們自理。依照他的指示,在港口旁的小鋪買了兩個Pitas當午餐,這家店生意超好的,還要排隊等呢。
<Naxos島>
12點再度上船,這回換成跟第一天相同的Blue Star 大型渡輪。這班船好多人搭啊,一大群人亂哄哄的登船,才放好行李,艙門很快就拉起關閉。
坐電扶梯上船艙,剛好站在李婆婆的後方。她今天仍舊穿一件非常鮮艷的印花上衣,配上同花色的帽子及鮮紅的皮包,好質感及亮色系,襯的整個人神采奕奕。阿花有什麼不好?我將來老了才不穿什麼黑啊灰啊的,你看她這樣氣色多好!
甲板上一位龐克獨行俠,自顧自的對著大海發呆,頭頂上那撮染成紅色的沖天炮,隨著海風輕輕飄動,在藍天的背景裡格外醒目,這個人心機很重喔。我猜那撮紅髮應該是跟蠟染一樣,綁好後才上色的,顏色才會那麼的均勻。
坐船從Paros到Naxos約50分鐘,不下船。Naxos是基克拉澤群島中最大的島,土地肥沃,除了大理石,農產品也非常豐庶,當地生產的馬鈴薯被譽為歐洲最佳品質。
不下船沒關係,Naxos的幾個著名景點在船上就可看到:位在遠遠的左方防波堤小丘頂上、只剩下一個門框的阿波羅神廟;
港口堤防內小島上的迷你白教堂,真的很小,小到人應該是走不進去的。對面山坡上灰褐色的城牆,則是舊城堡區。
<Ios島>
下午2:20分渡輪又靠岸了,下船的人比Naxos明顯少很多。你別看Ios小不拉嘰的,他可是基克拉澤諸島中最受年輕人喜愛的Party Land,白天空蕩蕩的街道,聽說晚上是越夜越熱鬧。
不用走遠,港邊就有好大一片的沙灘,海水一定太冷了,沙灘上竟然空無一人,可惜了這麼燦爛的陽光。
崖邊一座全白的教堂,孤伶伶的站在迎風面的荒岩上,冷冷的目送來去的船隻及過客。
到了Ios,聖托里尼(Santorini)就不遠了。3點鐘,渡輪駛入兩邊被包圍的內海,左邊是聖托里尼島西北端的伊亞(Oia)鎮,右邊則是Thirasia島。這兩個島原來是相連的,2200多年前的一次火山爆發,Thirasia硬生生的被切離,聖托里尼也才成了現今的新月型模樣。
聖托里尼位於非常活躍的火山帶,久不久就會來上一次的大噴出,遠的不說,光是20世紀就發生了3次。最近的一次是1956年,7.8級的大地震,造成整個伊亞鎮幾乎全毀的大災害。
垂直陡峭的岩壁,裸露出像大理石蛋糕橫切面的紋路,一層層的赭紅黑褐棕黃,無言的驗證著大自然帶來的傷痕。
還有,根據傳說,聖托里尼就是消失的古國亞特蘭提斯,原本環狀的島嶼,在一次猛烈的火山爆發中,海嘯及強震將島的中央部份撕裂震碎,從此沉沒海底。
船繼續前行,經過了Imerovigli、費拉(Fira)鎮及舊港,右手邊則換成Nea Kameni島。
不是說中央部份都已沉沒了嗎?怎麼還會有小島呢?原來Nea Kameni跟旁邊有海底溫泉的Palea Kameni島,都是海底火山噴出熔岩形成的陸地,難怪地面像焦煤一樣的窟窿孔洞,大白天都黑到不反光。
3:30分,渡輪準時停泊Athinios港,終於可以下船囉。我還蠻喜歡像這樣的跳島航程,每隔一個多小時就有新的風景可看,一點都不會無聊。